学术研究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成果 >  正文
​《工匠文化三论》(全三册)

潘天波著

2021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概要

本书共分二部分:文化体系、匠体系和物体系,即士与匠的交往(上卷)、工匠精神分析(中卷)和描绘器度(下卷)。《士与匠的交往》基于“齐尔塞尔论题”(“工匠与学者问题”)视角,在艺术社会史的方法论操作下探讨中国古代“士”和“匠”的复杂动态关系。《工匠精神分析》从工匠主体的视角研究工匠精神,探讨工匠精神的存在、遮蔽、传承、弘扬等系列问题:《《描绘器度》从物的视角研究工匠文化形状,探过工匠文化的构成、书写及批评方式。其中,《士与匠的交往》(上卷)主要基于著名的“齐尔塞尔论题”(“工匠与学者问题”)视角,在艺术现象学的理论视野下,探讨中国古代“士”和“匠”之间复杂的动态关系,剖析中国古代工匠在历史进程中的社会身份、社会处境和社会交往,进而窥探中国古代工匠的社会生态、精神理想与价值追求,并重点析出中华工匠精神的诞生历史、基本特征和社会价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出《工匠精神分析》(中卷),聚焦工匠精神的主体研究,探讨工匠精神的历史存在、遮蔽原因、传播传承、弘扬复兴等一系列问题。最后,从书写的理论视角,探究《描绘器度》(下卷)的视界与方法,解析工匠文化的构成、书写及其批评方式。

简言之,《工匠文化三论》主要是针对工匠文化体系的三大板块展开,即文化体系(现象板块)、工匠体系(精神板块)和器物体系(物质板块),或构成一个以“工匠现象”为切入点--“工匠精神”为核心--“工匠文化书写”为补充的工匠文化研究体系,抑或能独立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