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藏中国宝卷汇刊》(全五十册)
李永平主编
202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
内容概要
宝卷是中国本土的文化传统,中古以后受佛教俗讲影响,历经宋代谈经、说参请、说诨、讲史等文类形式,融汇了话本小说、诸宫调、道教科仪、戏曲等积极成果的文化文本。明清以来,宝卷流行于甘肃河西、洮岷地区,青海河湟谷地,山西介休,江苏常熟、靖江等吴方言区。宝卷先后被确定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被归入“民间文学”和“曲艺”之中。根据目前编目著录情况,海内外现存宝卷规模在1600种以上,版本约6000种。
近代以来,日本、欧美等较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为配合殖民需要,建立后殖民学术“东方学”,他们派遣传教士或所谓“东方学家”,前往中国搜集包括宝卷在内的民间文献,后来这批宝卷流失海外,成为西方国家研究中国文化的重要资料。为方便研究宝卷与戏曲、小说等俗文学的改编关系,同一故事宝卷的传播变异等问题,本书把宝卷按照类型编排,同一类型的宝卷相对集中,对同一故事宝卷,首先编排完整的版本介绍,接着以较为稀见的版本为“纲”,汇集不同地区的刻本和抄本,以便于学术研究和收藏。
本书与濮文起研究员编撰的、以承载民间宗教思想为主的《中华宝卷萃编》相互补充,力求概括反映中国宝卷的整体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