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洲著
2021年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内容概要
本书以敦煌莫高窟诸家编号和编号对照关系为线索,将1907年至2005年期间关于石窟考察的考古文献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校勘整理。
全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册,综述本书的研究部分。对百年间中外诸家考察莫高窟、进行石窟编号以及编号对照关系进行编纂的历史,按年代顺序做了全面的总结和论述。特别对一些隐匿的史实,如:斯坦因当年考察重点是对文物的劫取,石窟考察仅仅是应付了事;伯希和石窟编号存在“一窟数号”、资料无法对应的原因;奥登堡盲目跟从伯希和,编号不断出错;张大千石窟编号复杂的历史过程、张大千与谢稚柳石窟文献记录存在的抄袭等问题,均做了详尽的分析。文中亦对历次诸家石窟编号对照表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第二部分为2-7册(校勘与叙录)本书的正文部分,编纂体以敦煌研究院“D”编号为主号,编出493个石窟编号(不含存疑石窟)的条目单位。包括四个子项部分:1.“诸家编号对照关系沿革表”横向列出五家重要的石窟编号(D、P、奥、C、S);纵向以编制年代为序、列出十七家编号对照表。表中可检索到“D”编号与诸家石窟编号的对照关系,其中所出现的错讹现象在表中得到全面的反映。对未能列人“沿革表”的编号,另开条目单位进行分析,本书基本做到“不遗漏一个诸家窟号”。2.“本窟编号对照校勘表”是对“沿革表”所列项目中存在问题的最终正、误校勘结果,也是本课题的最终成果。3.“诸家石窟编号与内容叙录”是“沿革表”的文字补充部分。按年代排序,辑录内容包括本书所涉猎的全部莫高窟的考古文献资料,对实地考察中石窟遗存状态、考古描述、史料研究、诸家编号及对照关系研究和漫游札记均做了历时性辑录,形成了完整的石窟内容被发现的考古记录过程。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对诸家文献资料中的错讹记录做了校勘补正,典型事例为张大千《漠高窟记》中出现的石窟内容记录被拆分、错排、页码混乱,甚至抄袭等问题,均做了校勘分析与纠正。4.“诸家对石窟创建及相关史事研究的叙录”对各石窟的开凿历史以及壁画、塑像曾经发生变动等内容的研究成果做了叙述与辑录。 第三部分为第8册——附录,附录乃本研究最终成果:包括六家编号对照表和立、平面测绘图的对照关系。《莫高窟六家原始编号对照表》是正文“对照校勘表”的延展内容。将“对照校勘表”内容分为D、P、奥、C、S五家,最后又附加斯坦因仅20个石窟的编号对照表“斯”表,一共六家,形成六表。分別以六家编号为本号列出诸家的编号对照关系,是研究者使用本书的重要检索材料(可做“目录”使用)。 《D编号崖面走向图》利用敦煌研究院孙儒僩先生1958年绘制的莫高窟南区崖面洞窟布局示意图,在图中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线条标示出1至20段洞窟分布的位置,目的在于为研究者提供方便易的石窟编号位置。 《莫高窟诸家原始立面对照图》按绘制年代,汇集、编排了六家绘制的莫高窟全景立面图及相互之间的对照关系。对于莫高窟石窟研究者,从可视图像方面了解各窟位置、石窟形制具有极为重要的参照作用。在莫高窟前期编号中周炳南的“官厅编号”与高良佐的编号均因未绘制必要的立面图,致使其编号无法查询最终沦为废号。 《奥登堡、石璋如莫高窟平面排序对照图》对仅有的两家全面绘制的平面图成果做了系统的对照排序。这两份资料至今仍是研究石窟构造、形制以及石窟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