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上午10点,在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举行了由西安市社会科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联合主办的“《咏西安诗词曲赋集成》出版座谈会”。
出席此次座谈会的专家、领导及编撰人员、记者约四十余人,主要有: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王德威教授,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主任李孝悌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文哲所胡晓真研究员,苏州大学文学院季进教授,西北大学学报主编、著名评论家刘炜评教授,西安市社科院(联)党组书记、院长、社科联主席王作权先生,西安市社科院副院长、社科联副主席高东新先生,西安市社科院(联)科研处副处长、社科规划基金办副主任张嘉宁女士,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党怀兴教授,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李继凯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苏仲乐教授、李跃力副教授,文学院高益荣教授,冯超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董事长兼社长刘东风先生,总编辑雷永利先生、策划及责任编辑冯新宏等。
会议由雷永利主持,王作权、高东新、刘东风、党怀兴、苏仲乐等致词。王院长代表西安市社会科学院,对《咏西安诗词曲赋集成》编纂和出版表现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刘东风社长代表出版社,对各位专家领导的到来表示欢迎,也对陕西师范大学编撰团队表示感谢。党怀兴副校长、苏仲乐副院长则对各界的支持、相关专家的莅临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该书主编李继凯教授为大家较系统地介绍了此书编纂情况。此书在范围上自先秦两汉,截至现当代,以现在的西安行政区划为中心,尽可能收录咏西安重要的诗词曲赋作品。全书共212万字,分5卷6册,收集作品3263首(篇)。在内容上以古代为主,现当代为辅;诗词为主,曲赋为辅;吟咏内容非常丰富,外至山川风貌,内及世俗人情,涉及宫廷、文人与民间生活的众多方面。在原则上,遵循文学文献学基本要求。在体例、格式上,按照朝代顺序分为五卷,诗图搭配,诗歌及作者的背景介绍详尽,注释恰当,点评独到。整体看具有体量宏大可观、内容充实丰富,注重传承积累、弘扬学术文化,维护古都形象、彰显城市精神等特点。
与会专家分别对《集成》做出了评价。王德威指出,诗歌是中国文学、文明的根本,周秦之地是中国文学与文明的根本。本书收录、点评、编纂2700年以上的诗词、曲赋等,难能可贵。其所展示的西安文化历史琳琅满目,令人叹为观止,其编者的史识巧思应居首功。李孝悌认为,《集成》是一套制作精良,重量级的学术精品和经典。该书除了提供丰富的文学作品资料外,详细的注释和精良的点评犹存助益。就从研究西安的城市生活史和旅游史而言,也是一套丰富的典藏。胡晓真认为,本套书集结学界菁英组成团队,对历代咏西安韵文作品进行总集、考订、注释工作,是一具有学术高度的重要工程。其成果为古今文学尤其是西安文学研究提供资源,亦为研究开拓文学、文化之面向,多有助益。季进认为,《集成》规模宏大,内容丰富,以诗词曲赋的形式,充分呈现了西安悠久而丰沛的文脉。《集成》很好地做到了集成性与选择性、学术性与兼收性的结合,是一部难得的文化巨著。苏仲乐认为,《咏西安诗词曲赋集成》以时间为轴,囊括了古往今来吟咏西安的韵文佳作,体大思精、内容丰瞻,其作品点评赏析屡见新意。书籍装帧精美,印制精良,该《集成》是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的佳作。刘炜评也说,该书格局宏大,选注评点精深,制作高端,总体质量上乘。但还可以精益求精,进一步予以完善。
《集成》是各级领导关心支持的成果,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正如该书总主编吴义勤先生所言,该书将是西安向世界展现诗词曲赋文化的窗口性图书。由此一方面可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修养,另一方面也旎以此为指导切实推进西安当前的文化建设工作。
该书的编撰及出版获西安市财政专项资金资助和陕西省文化厅——陕西师范大学省校共建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专项经费资助,本书也是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上林学术项目”成果。陕西师范大学编撰团队于2015年立下专项课题,召集众多学者交流想法、研究路线、搜集资料,并在2017年初完成初稿,此后几经修改、校对,最终于2018年8月正式推出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