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活动 >  正文
​黄征先生“谈汉语言文字学治学与书法及其他”讲座成功举行

725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师大敦煌学研究中心主任黄征教授应我院邀请到校开展“谈汉语言文字学治学与书法及其他”的主题讲座。

黄征先生师从名家,致力敦煌文献学与语言文学的研究,涉及汉魏六朝、隋唐五代宋初的俗语词、俗字、俗音和敦煌变文、歌辞、愿文、王梵志诗等敦煌俗文学作品,擅长用训诂的方法解决敦煌文献中的语言文字难题。

下午4点整,在主持人高研院副院长赵学清教授的开场中,此次讲座拉开帷幕。

黄征先生娓娓道来自己进入语言文字研究领域的故事,讲述了自己丰富而并非一帆风顺的人生经历。有着三次高考、两次考研的故事,对于语言文字的研究也并非一蹴而就,但他从未放弃过对于兴趣的追求。从最开始单纯对于旧体诗的喜爱和略显浅薄的初次诗词创作,到进入大学后对现代文学、古典文学的系统学习,再到研究生期间对于古典文献学的深入研究,最终到如今所拥有的成就,有力地映证了兴趣是前进路上最优秀的导师的道理。

兴趣为引,更多的是需要自身的不断努力与追求。黄征先生因为对于诗词格律的热爱,高中毕业从业期间,仍孜孜不倦地坚持创作了一百多首诗词;因为对于学术研究的热情,他在本科阶段就在自己琢磨着写了一些小论文并陆续发表成功;因为对于古典文献学研究的执着,他与张涌泉先生通过对于敦煌变文缩微胶卷材料的认真抄录、比对、勘校研究,合作完成了《敦煌变文校注》,从此在敦煌学的研究中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此外,黄征先生还分享了在研究过程中一些有趣而又宝贵的经验,例如要善于利用可使用的资源;乐于去分享资源;可以在学习研究之余又培养出自己的兴趣爱好,如书法的研习等,但在做研究时要沉下心,因为对于古典文献的研究是漫长的。他指出,做学问,首先要掌握资料文献。材料是第一位的,其次就需要有好的、合适的方法。讲座中,黄征先生用一个个看似平凡的故事,讲述了从事学术研究的艰辛而有趣的历程。无论是他对于兴趣的执着追求,还是在学术钻研上孜孜不倦的努力,都值得我们这些还只能算是初入学术界的学子们去致敬,并从这宝贵的人生阅历中领悟出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在今后的科研道路上越走越远。

此外,黄征先生还向党怀兴教授、赵学清教授、黑维强教授以及部分同学赠送了书法作品。

(通讯员:黑文婷)

14B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