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学清,2000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2001年至2003年在四川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科学高等研究院项目专家,兼任东亚汉学研究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字学、汉语国际教育等教学与研究工作。著有《战国东方五国文字构形系统研究》《说文部首通解》等5部,发表论文30余篇。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西北地区戏曲歌谣语言文化研究”。2018年6月被聘为陕西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曾作为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专家赴加拿大、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培训华文教师;作为专家参与录制孔子学院总部制作、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片《汉字五千年》;录制了湖北电视台《汉字解密》节目15集。
代表性科研成果
一、论文
1.《小学与新国学研究刍议》,《东亚汉学研究》,2017年第1期。
2.《陕北说书“研究范式”刍议》,《东亚汉学研究》,2016年第1期。
3.《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民俗语言研究方法——以陕北说书研究为例》,《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6年第2期。
4.《论衡》词汇探赜,《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2月3日。
5.《近百年来“花儿”研究概述》,《东亚汉学研究》,2015年第1期。
6.“许慎文化”刍议,《中州学刊》,2013年第6期。
7.《甲骨文、金文特殊语序的文化成因初探》,《燕赵学术》,2011年第2期。
8.《“数字英雄”不等于文化英雄》,《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月11日。
9.《信息时代汉字研究的重要性》,《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
10.《解构主义视角下的汉语言文字学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4期。
11.《近年来部分汉字文化著作述评论文》,《社会科学评论》,2008年第1期。
二、项目
1.主持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说文解字部首研究》,(项目号:10FYY015) 2017年结项。
2.主持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中国西北地区戏曲歌谣语言文化研究》,(项目号:13&ZD119),担任项目首席专家,2021年结项。
三、著作
1.《韩非子同义词研究》,独著,25万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6月。
2.《战国东方五国文字构形系统研究》,独著,30万字,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年6月。
四、主要获奖情况
1.2017年获得陕西省第13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2009年获得陕西省第9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五、其他
1.2005年6月至2013年7月,任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副院长。
2.2013年9月至2018年1月,任文学院副院长。
3.2008年5月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副院长培训班赴香港理工大学培训学习。
4.2011年9月在中央党校参加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培训学习。
5.2008年至2012年参加国侨办专家讲学团,作为主讲专家赴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加拿大等培训海外华文教师的汉字教学。
6.2009年曾受邀作为主讲专家参与孔子学院总部制作、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播出的8集纪录片《汉字五千年》的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