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8月20日,由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文学院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联合主办的“第十届汉字与汉字教育国际研讨会”顺利召开。此次会议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形式,使来自中、韩、美、越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相聚“云端”,共同探讨汉字研究及汉字教育的相关问题。
开幕式上,韩国檀国大学许喆教授对“汉字与汉字教育国际研讨会”作了全面介绍。其后,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国英教授指出,汉字与汉字教育国际研讨会这一学术平台,增强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学者的交流与互动,拓展了参会学者的理论视野。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党怀兴教授表示,本届研讨会的举办,将对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新发展和汉字教育研究的新进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香港大学教育学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副总监林金锡博士提到,汉字与汉字教育的研究早已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此次会议的举办,将对跨地域的研究合作与学术交流提供诸多有利条件。我校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李继凯教授谈到,希望通过此次会议,有更多学者在汉字文化领域提出新观点,取得新成果。
开幕式由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文学院教授赵学清主持。
韩国檀国大学许喆教授介绍“汉字与汉字教育国际研讨会”有关情况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国英教授致辞
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党怀兴教授致辞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副总监林金锡博士致辞
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李继凯教授致辞
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文学院教授赵学清主持开幕式
本届研讨会以主题讲座、专题发言、青年论坛等形式展开。在主题讲座环节,组委会邀请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王辉作了题为“汉字六书理论的古文字学考察”的讲座;此后,会议分为7个专题发言小组和2个青年论坛小组,汇报论文50余篇,对汉字本体研究、汉字专书研究、域外汉字传播以及汉字教育等领域的相关话题展开讨论与交流。
王辉作“汉字六书理论的古文字学考察”讲座
在20日的闭幕式上,韩国檀国大学金愚政教授指出,希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可以进一步加强汉字与汉字教育的学术交流与研究。赵学清教授则围绕大数据下的汉字与汉字教育研究、会议的国际化特点以及新材料对传统语言文字学的重要作用等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感受。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齐元涛教授表示,这是一个值得珍惜和维护的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期待这个会议可以一直保持初心,继续为汉字研究做出贡献。会议最后,由韩国檀国大学许喆教授对下一届研讨会的征稿安排等作了简要介绍。闭幕式由香港大学林苇叶教授主持。
韩国檀国大学金愚政教授致辞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齐元涛教授致辞
此次研讨会在加强不同国家和地区学者间的学术互动与研究合作的同时,更为青年学者提供了广泛的交流空间。此外,本届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对我校学生明确研究方向,把握研究趋势、扎实研究基础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我校学生的学术目标建立和学术生涯规划等提供了借鉴和引导,对我校文字学及相关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更是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