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高研院新闻 >  正文
​近期李继凯院长多次参加校外学术会议

为促进学术交流、加强学术合作,近期我院院长、文学院教授李继凯应邀参加了一系列学术会议及相关活动,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主要有:

52日至5日赴澳门大学参加主题为“五四”与新文化的第二届中国文化论坛(澳门)并进行大会发言,另主持一场学术报告,点评一场学术报告。在会上,李继凯教授从文化修辞的角度就鲁迅与五四文人的特殊表达方式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进一步结合近期发表的关于文化磨合、文化策略方面的论文及观点,对国内外各领域主张“争战”、彰显“斗争”的文化思潮及其隐含的“二元对立思维”进行了辨析。

522日至25日在北京京西宾馆参加国家社科基金办组织的相关会议,听取了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同志的长篇报告以及党圣元等多位同志精彩的大会发言,并在中国文学组会议上发言,就如何提高人文学科学术水平发表了见解,还按时完成了会议安排的相关任务。

526日至27日上午在“中国职工之家”参加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组织召开的“中国文学研究70年”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汇聚了国内文学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分别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进行了充分研讨,对中国文学研究70年进行了回顾与总结,是中国文学研究的一次盛会。根据会议安排,李院长就“文化磨合视域中的新丝路文学研究”做了大会发言,引起了一些学者的高度关注和肯定,会后相关报道对李院长大会发言内容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评介。

527日下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参加由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召开的人文社科期刊评价专家委员会的会议,就我国人文社科领域的学术期刊尤其是特色学术期刊评价问题进行了专题探讨。李院长于2018年已被聘为该委员会委员,在此次会议上,即以委员身份就关涉中国文学研究的期刊评价的相关问题发表了看法,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621-22日参加在榆林举行的“庆祝新中国70周年暨纪念路遥诞辰70周年全国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陕西省作家协会、榆林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小说评论》杂志社等单位承办。全国及陕西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研究员和我院院长李继凯教授等做了会议主题发言,重点论述了路遥的奋斗精神及其文学的独特价值。

627-29日赴曲阜,参加由国际儒学联合会、加拿大文化更新研究中心和尼山圣源书院主办的“文明对话与交流互鉴”论坛。一些国内外著名学者如加拿大文化更新中心创办人梁燕城、加拿大《文化中国》执行主编子夜、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教授彼得罗夫、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教授黄保罗、日本法政大学教授王敏、台湾中华维德文化协会荣誉理事长方俊吉、澳门大学中国历史文化中心主任朱寿桐、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践等参加了会议。我校哲政学院教授、高研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刘学智与文学院教授、高研院院长李继凯参加了会议,并分别做了大会发言和主持单场发言讨论。李继凯主要从文化磨合及“正反合”等角度阐发了现代中国文学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629-71日赴京参加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举办的“百年回顾:文化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国内外80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我校文学院教授、高研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赵学勇与文学院教授、高研院院长李继凯参加会议并做了发言。李院长发言的题目是《“文化磨合思潮”与“大现代文学”建构》,再次申论了近现代以来中国客观上存在的“文化磨合思潮”对于建构中国“大现代文学”的重要作用及多重意义。还就“文化磨合论”观点在国内外的传播情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引起了与会者的兴趣。

76日赴兰州参加“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丝路文学研讨会”,会议由兰州市文联主办,我院与兰州市作家协会等单位承办。会议主要讨论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当代中国丝路文学及其代表作家冯玉雷的丝路题材创作。我院院长李继凯教授在致辞中对会议的举办表示祝贺,简要讲述了当代中国丝路文学及其研究情况,以及近期参加诸多学术会议的感悟,对高研院特聘驻院作家冯玉雷的敦煌题材创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冯玉雷是中国当代丝路文学尤其是丝路小说一位极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家,值得关注和研究。他也是陕西师范大学作家群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位作家。

在参加以上学术会议及活动期间,李继凯院长还和有关单位及学者就学术合作事宜进行了洽谈,初步形成了一些进一步合作的意向。在以上学术会议及活动中,也都有高研院聘请的专兼职学者参与,除了院长李继凯之外,还有高研院特聘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或驻院作家党圣元、傅刚、白烨、朱寿桐、刘学智、赵学勇、李国平、冯玉雷等先生。他们学术观点新锐,对学术会议积极参与,有的还是会议组织者,对当今中国学术文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