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高研院新闻 >  正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中国儿童文学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与数据库建设”成果产出与出版会暨文体文献研究论坛成功举办

为深入发掘和整合百年中国儿童文学文献资料与研究资源,交流研讨中国儿童文学文体文献相关领域最新成果,推进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相关成果产出与出版工作,9月27日—28日,由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科学高等研究院和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中国儿童文学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与数据库建设”成果产出与出版会暨文体文献研究论坛在湖北武汉顺利召开。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王泉根,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力军、副总经理胡同印,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舒伟,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国龙,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崔昕平,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红叶,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乔世华,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金莉莉,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副研究员马亚琼,武汉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欧孟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孙海燕,宁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李丽,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王欢,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学院副教授赵淑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肖汉,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江雪,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讲师吴正阳,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王一典,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科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蔺丰辉,兰州大学、太原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参与该课题的儿童文学博士、硕士,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儿童文学分社骨干编辑等四十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开幕式、文体文献研究论坛、重大项目成果产出与项目推进会、重大项目成果出版与要求交流会四部分组成。

开幕式

论坛开幕式由人文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中国儿童文学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与数据库建设”首席专家王泉根教授主持。长江少儿出版社总经理王力军、人文科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蔺丰辉分别致辞。

王力军表示,以王泉根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研究团队,深入挖掘百年中国儿童文学的宝贵资源,梳理百年中国儿童文学的学术脉络,对推动中国的儿童文化事业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与重要的当代价值。长少社深感荣幸能够深度参与这项“铸魂工程”,承担部分重要成果的出版工作。期待与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科学高等研究院及各位专家紧密协同,全力推进重大成果的高质量推广与传播,共同为儿童文学研究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蔺丰辉表示,王泉根教授作为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的领军者,也是陕西师大人文高研院高层次驻院研究员中的卓越代表。2022年,由王泉根教授作为首席专家申报的“百年中国儿童文学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与数据库建设”入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在项目团队共同努力下,已取得系列重要进展。他相信,凭借王泉根教授的学术引领、专家团队的扎实研究,以及长江少儿出版社的专业积淀与品牌支撑,本项目必将产生深远的学术影响,为中国儿童文学的百年总结与未来发展注入坚实力量。

文体文献研究论坛

文体文献研究论坛由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崔昕平主持。项目首席专家王泉根教授、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舒伟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张国龙教授、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乔世华教授分别做了主旨发言。

王泉根教授首先概述了项目前期推进情况,随后从理论高度对儿童文学的文体属性进行了系统辨析。他明确提出儿童文学应是文类,而非文体,主张“分体而治,言之有物”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儿童文学的文体分类体系。该理论辨析对科学认识与界定儿童文学文体类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舒伟教授表示,王泉根教授主持的此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奠基性工程,此次论坛可以说是对中国儿童文学研究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他着重阐述了该项目宏阔的学术视野与强大的衍生效应,指出其不仅深耕于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史,更与国内的世界儿童文学研究形成中外互鉴的格局。

张国龙教授指出,儿童文学是由多元文体构成的复合系统,厘清各文体特质与边界所在是深化研究的重要前提。他通过对中国百年儿童文学发展脉络的系统梳理,归纳出六个关键发展阶段主导文体的演进规律,并倡导构建多元共生、生态平衡的文体格局。

乔世华教授基于深厚的文献研究实践,系统提炼出治学过程中应恪守历史客观性、秉持学术审慎性以及注重考证严谨性的重要原则。这一方法论层面的深刻总结,为提升文献研究工作的科学性与学术规范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引与实践方向。

重大项目成果产出与项目推进会

重大项目成果产出与项目推进会由项目首席专家王泉根教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张国龙教授主讲“重大项目结项所需的内容与实施对策”,各子课题负责人汇报已有成果与项目推进措施。

张国龙教授围绕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结项要求作了专题阐述,明确了本项目以文献整理与体系建构为核心任务。他强调,相关整理工作须注重分类体系的科学性与逻辑性,避免简单堆砌;在文献选取上,以百年来的学术研究成果为主体,同时对特定历史阶段的珍贵作品资料予以必要关注。此外,他还就项目推进的时间规划与质量标准提出了明确要求。

项目五个子课题负责人及相关研究人员分别就负责版块的文献资料编纂进度、阶段性成果,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以及未来研究规划等进行了汇报。

其间,王泉根教授同各位专家、学者,针对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共性及个性问题进行了集中研讨与专业解答。在此基础上,王泉根教授进一步就项目最终成果的总体框架与呈现体例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为后续工作的系统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撰文:邹永强、汤纯、张小华)